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蕾 通讯员 傅宏波
王剑获得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消息已经在4月28日傍晚公布的。
这几天不管是“钉钉”上还是微信上,都不断有同事和朋友表示祝贺,还有专程打电话来的。
但是五一假期第一天的清早,王剑照常出现在杭州市公安局指挥大楼里的大屏幕前。
无论值班表上排了多少人,他和同事们一样,每天都会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
这是自2020年疫情出现之后就形成的一种新的规律,也是战友们心照不宣的一个习惯:每个人都要把尽最大努力把工作任务“一杆到底”,最大程度减少跟同事的交接,从而提高效率。
而这个五一,很多很多人和王剑一样,坚守在岗位上。
疫情三年,有多少人的假期,无论五一、十一还是春节,都和王剑一样,是在忙碌中不知不觉度过的。
他们忙碌的身影朴素又伟大,平凡中又透露着不平凡。
这一天,致敬身边的他们。
致敬小店店主在疫情之下的坚韧;
致敬普通社工被填满的每一分钟(戳这里看女社工段段的故事);
致敬气膜方舱实验室里在病毒狙击手和好妈妈的双重身份间切换的女医生(戳这里看王亚男的故事);
致敬我们身边每一位劳动者。
1】“场所码”的诞生和由此带来的改变
采访王剑的理由当然不只是因为那枚珍贵又珍稀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是防疫“场所码”的研发团队成员之一。
杭州市民对“场所码”的了解大多源自去年12月7日开始的那一波疫情。当公众对感染者、密接者的生活轨迹投以巨大的关注时,“场所码”成为疫情流调的重要依据,也最大程度获得了公众的配合。
乘坐地铁公交的时候,手机扫一扫,健康码上就会多几个字出来,显示当前的站点;逛商场的时候也是这样,在入口处扫一扫,有点像在网红店打卡签到的意思。很快,杭州所有的小店门口都竖起了自己的“场所码”,无论是麦当劳还是沙县小吃,无论是理发店还是足浴店。
如今,大家都习惯了到哪里都“扫一扫”才进门。
在王剑这里,“场所码”真正的、完整的名字应该叫:聚集性场所健康码扫码核验系统。
这套系统在精准识别涉疫重点人员方面发挥了作用,可能每天“扫一扫”的大家感知没那么明显,但是实际上它给所有的基层抗疫工作人员带来的帮助是最大的,减少了一大堆拨打电话的任务,极大地提高了甄别效率。
“比如说这个人去过一个地铁站,那么我应该在搜索‘前后脚出现过的人’设定在多大时间范围呢?6分钟?10分钟?搜索‘周围出现过的人’设定为多大空间范围?5米?10米?50米?”
“场所码”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公共场所人员轨迹回溯难的问题,这个系统已收录全杭州重点场所9.6万余家,日均扫码量高达850余万人次。在173名确诊人员的溯源流调中,准确对同时空伴随人员4.7万人落实核查。
一名负责流调的工作人员曾经跟记者说,“做流调半年,感觉自己能老了5岁,太辛苦了。”但是有了场所码以后,她明显感到自己的工作条理更清晰了,茫无头绪的感觉变少了。“虽然工作量还是大,但比之前好些了。”
实际上,王剑大队长告诉记者,“场所码”作为“健康码”的升级版,去年夏天8月就已经悄悄推出,在一些宾馆酒店等场所试点应用,这正是借鉴了警方在“智慧治安”信息化项目方面的部分思路。作为城市警务大脑的治安小脑建设者之一,王剑的主要工作就是思考如何管理旅馆、娱乐场所等的基础信息采集,如何搭建这样的系统架构以及如何进行平台的技术升级。
2】几乎全天24小时都钉在电脑面前的抗疫警察们
虽然自从2010年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七大队组建时便担任大队长,但是王剑说之前在基层派出所的8年工作经验给他的帮助更大。从户籍民警、社区民警、治安民警、刑侦民警、法制民警到责任区警长都干过,继而深入钻研治安管理20年,终于在疫情来临之后,他积累下来的丰富的公安社会面管理经验应用到了疫情防控工作,当仁不让成为杭州公安“抗疫专业队”的骨干。
20岁的王剑从警的时候去的是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派出所,当时整个派出所只有1台386电脑,就在户籍警王剑这儿,但是那颗“奔腾”的心,更多地在他的笔尖和脚尖跳跃出欢快的节奏。口袋里揣着笔记本,王剑每天都要在辖区里走访,大街小巷都要熟识,大伯大妈都要认得,做一个民警是从实现对辖区“耳聪目明”开始。
因为派出所所长考核他的方式直接又简单,“在户口档案里随便抽查的,领导报出来一个名字,我要马上说出来他家里具体住哪里、在哪里上班、月工资收入怎么样,家里有几口人,基本社会关系有哪些……甚至家里有几辆自行车,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有没有前科。”
王剑通过考核靠的就是口袋里小本儿上扎扎实实的每一条详细记录,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大数据”的概念早就模模糊糊地存在了,但是他谦虚地说,“幸好那年头的人口少,放在现在,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数据,其中差距是几何级的。”
2020年春节那段时间,王剑先后起草了陆路(水路)、铁路和机场口岸的人员受控进入各项工作规范以及指挥运行方案。那年3月,他又作为上海口岸入境来杭人员工作组的一员,在嘉兴大云封闭工作长达一个多月,跟驻点的杭州特警们一起做到4800余名入境人员“无一遗漏、无一感染”。
杭州防疫的这条防线,需要每一个具体的工作人员去认真执行,也需要一个设计团队敢于包罗万象、条分缕析地构建一个系统。
2021年11月至今,杭州遭遇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反复,疫情多点散发,王剑大队长夜以继日守在指挥部,全程参与疫情应急处置,为杭州全市实现“快速清零”一直在努力。
采访王剑颇不容易,事实上,第一次约他采访那天,夜里十点半以后才得到回复:“不好意思啊,每天这个时候要做数据汇总。”后来我们约好,见缝插针地打电话,断断续续地在微信上补充问答,总算完成了采访。
趁着采访的机会,我们看到了各种现代化的黑科技,也看到了几乎全天24小时都钉在电脑面前的抗疫警察们。
“疫情还没有消停,每个人都有做不完的事,实际在岗的人总是会远远超过排班人数。”我甚至听到王剑的同事说起,有一位女警上班路上摔了一跤,简单包扎了一下,又赶回来继续说数据分析;至于连续工作不回家,困了在办公室沙发上和衣而眠,只能眯一会儿的,那简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免费获取50个高分名字,添加 微信:llucky0309 备注:宝宝取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zaixian.com/24592.html